想要养生,大家对于“吃什么”总是绞尽脑汁,但却很少为了喝水费心思,看似简单的喝水,事实上也藏有大学问。喝水的时间、量多或量少,都攸关着你的健康。《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网友们身体缺水时的信号,并分享“最该喝水”的7个时刻,你喝对水了吗?
缺水你以为只有口渴这么简单吗?健康专家沈雁英指出,由于人脑有75%的水,而当水份过少时人们会感到疲劳、反应迟钝;再来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原因在于充足水分有利营养素的吸收和传输,能将代谢物排出,促进血液循环,一旦缺水,恐让慢性病找上你。干燥天气及缺水导致皮肤干燥,缺水缺尿还可能提升尿路结石或尿路感染的风险。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分析出“7个最该喝水”的时机点:
1.起床后喝杯温水
清晨喝水能稀释血液、排毒润肠,由于经过一整夜的禁水,使得身体缺水、血液黏度上升,因此起床后喝杯水有助于稀释血液,帮助肝肾代谢以排除废物。
2.想减肥,餐前喝杯水
餐前喝水有助缓解饥饿感,能减少食物摄取量。
3.感冒时大口喝水
当你处于感冒、发烧或是感染性疾病时,或有泌尿道发炎的患者都要主动大量喝水。此外,当人处在焦虑烦躁的时候,体内代谢旺盛,产热增多,此时饮水也不可少。

4.拉肚子喝点淡盐水
可补充肠道流失的水份和盐,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但本身心肾功能不好者,或患有高血压的人就不适合。
5.胃寒喝红茶、姜糖水
胃寒者要少喝性寒的绿茶、凉茶和果汁,改喝点暖胃的红茶和姜糖水。
6.看计算机时喝菊花茶
上班族一天盯计算机超过9小时,若不喜欢喝白开水,可以泡点菊花茶来喝,对于改善眼疲劳有帮助。
7.运动要少量多次饮水
运动补水要遵循预防性补充及少量多次,运动前、中、后都要喝水,能避免一次性大量补水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