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美体塑身 > 饮食减肥 >

吃饱了还能吃甜点,不胖就怪了!

发布: 2020-02-11 14:07:00  | 来源:现代健康网综合  |编辑:www.xdjk.net  |查看:
本文相关:
收藏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即使已经吃饱但还是有吃甜点的空间。最近研究发现,这种现象是身体自然的反应,并不是因为贪吃。
吃饱了还能吃甜点,不胖就怪了!
“甜点胃(dessert stomach)”是一个科学事实,这全都归因于所谓的“特定感觉的饱足感(sensory-specific satiety)”,即某样食物吃得越多,就越不喜欢它,这会给人一种已经吃饱了的感觉。但是这种饱足感是针对刚才吃完的食物的口味、口感或气味,因此虽然一个人可能对刚才吃完的食物失去食欲,但会受到另一种食物的吸引。这就是为什么酒足饭饱后总是吃得下甜点。
研究作者证明了,当人们在进食时,对进食者而言食物不仅会变得越来越不可口,气味和口感也不再那么吸引人。这种现象会促使人们尝试不同的食物。
从理论上讲,针对特定食物的饱足感可以使我们保持健康。降低我们对一种食物的食欲并鼓励我们吃另一种食物,这让我们更能获得所需营养。
但是,对于节食者而言,特别是那些喜欢品尝多种食物的节食者,这可能是坏消息存。一项研究指出,相较于一餐中只有一种料理的人,一餐中有四种不同料理的人会多吃下60%的热量。
这种内建机制的证据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的一项经典研究。当时一位儿科医生让刚断奶的婴儿从各式各样的食物中选择他们喜欢的食物。装有小菜的托盘(每个托盘包含不同的食物)被放在婴儿床前。护士等婴儿作势要拿取或指着食物时用勺子喂食。
有些婴儿确实在短时间内只吃一种特定的食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饮食变得均衡、多样化。这促使研究人员认为,婴儿一定是受某种先天机制的引导,对特定感觉的饱足感可能就是背后的机制。
新闻网站Vox曾以实验精要地呈现人对一种食物失去兴趣却又有胃口吃另一种食物的现象。研究人员给参与者一大盘吉士通心面,并请他们吃到饱为止。接着再给参与者甜点—更多的吉士通心面。参与者被要求用1至10分表示对吉士通心面的胃口,也被测量吃了多少。
结果发现,参与者开始吃吉士通心面时对食物的胃口为6.2分,吃完后降至1.3分。而在吃完甜点后对吉士通心面的胃口又降至0.2分。
第二天研究人员重复该实验,但将参与者的点心改为冰淇淋并在整个实验中请参与者评分对冰淇淋的兴趣。结果发现,参与者在整个实验中对冰淇淋的兴趣都很高,并且相较于第一天的甜点吉士通心面,参与者吃冰淇淋的量多了三倍。
“特定感觉饱足感”不仅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很难拒绝甜食,还可以说明为什么在自助餐等提供各种食物的场合容易吃太多。这种现象可能使我们更难以抵抗当今世界上种类繁多的食品,因此可能加剧了肥胖的流行。
目前尚不清楚支撑特定感觉饱足感的生物学基础,但答案可能在于大脑。
牛津大学进行的实验指出,当人在吃某样食物时,大脑中提供愉悦感受的“酬偿中枢(reward center)”的细胞对该食物的反应较小。但是,如果再吃另一种食物,细胞会再次有反应。
关于如何避免因吃太多甜点而变胖,饮食行为专家建议吃热量低的点心,如水果色拉、优格或无花果。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发布文章 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文章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回到首页